国内糖市面临三重压力 下个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将过剩?

发布时间:

2022-09-08 08:49

  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9月7日下午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糖业协会、郑商所、云南糖业协会的有关领导及产业、机构等专家共同探讨与交流了白糖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动态及期货、期权工具应用等问题。

  郑商所:提升期市运行质量,为糖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9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上,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糖业发展迎来挑战,风险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共同支持下,郑商所白糖期货、期权保持平稳运行,市场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助力我国食糖产业稳健发展。

  今年以来,白糖期货日均成交39万手,日均持仓66万手,7月26日持仓85万手,成为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白糖期权日均成交9万手,日均持仓22万手;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到74%,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国内超过80%产能的制糖企业都已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市场规模稳定,且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近一年来,郑商所在白糖期货市场建设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围绕提升服务产业水平,促进期货功能有效发挥,持续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市场培育。建设3家“产业基地”,开展多层次市场培育活动100余场,总结白糖期货、期权服务实体经济案例,帮助更多产业企业管理价格风险。

  二是持续优化交割布局。在主产区广西增加两家交割仓库,调整云南大理地区交割仓库升贴水,为企业注册仓单、参与交割提供更多便利。

  三是努力拓展衍生品业务。与广西泛糖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白糖基差贸易泛糖专区”,推广“期货市场定价、现货平台交收”的新业务模式,开通近8个月以来,已经成交4万吨,成交金额超2.3亿元;持续开展白糖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业务,2022年为产业企业解决600万元资金问题。

  四是深入开展“保险+期货”试点。2021年郑商所在广西、云南、新疆开展6个白糖“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承保白糖31万吨,实现赔付3254万元。特别是首次在新疆开展甜菜糖“保险+期货”试点,为服务新疆乡村振兴贡献了期货力量。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此次论坛是由郑商所与中国糖业协会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加深大家对市场形势和风险管理的理解,有利于实现期货市场助力我国食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钟金传:期货助力糖业稳经营避风险

  在9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上,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钟金传表示,今年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多变,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大宗商品暴涨暴跌,白糖也难以置身事外。不过,白糖期货等金融工具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为涉糖企业、行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平台和机会。

  “期货和衍生品法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期货市场充分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有了制度安排。白糖期货服务食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法律保障。”据钟金传介绍,我国是糖业大国,食糖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在1500万吨左右,产不足需格局较为明显,需要进口糖来补充。目前,我国糖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国产糖为主、进口糖为补充。

  钟金传认为,食糖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白糖期货管理好市场风险。“希望此次白糖产业论坛能够帮助大家研判食糖市场形势,分析白糖期货价格波动的前因后果,探讨食糖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助力食糖企业生产经营,促进糖业充分发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保障糖业高质量发展。”

  从我国食糖消费现状来看,近10年间食糖消费总量整体平稳,年度间的增减幅度不大,年消费总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只有上个制糖期偏高,达到了1580万吨。在波动幅度方面,年最高增长量不超过100万吨,增幅不超过10%,降幅则不超过3%。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年均消费总量排世界第三位,但年均消费总量只有1580万吨,仅占全球的8.9%,处于较低水平,如印度的消费总量有2800万吨,占全球的16.1%。另外,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常年在10公斤左右,去年略高一些,达到了11.19公斤。从自给保障能力分析,近10年来,我国食糖最高的自给率接近100%,最低不足60%。近年来,我国食糖自给率有所回升,当前达到68%,处于70%“保供稳价”安全线附近。?

  “分析我国食糖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主要特征为‘三低’。”钟金传说,一是人年均食糖消费量低,世界平均水平为22.8公斤,市场相关机构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折合人年均消费量为18.25公斤。与此同时,还存在消费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人群与季节间人均消费不平衡,如城市与乡村人均消费、不同季节间人均消费、不同年龄人群的人均消费等。二是食糖消费占比低,化学合成甜味剂占比高。在国内糖市,食糖消费占比仅为52%,相比以往有所降低,国际其他地区为70%—80%。究其原因,由于果葡糖浆、化学合成甜味剂等价格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食糖市场。据了解,糖精、甜味素等在国内糖市占比为19%,世界平均占比则为10%。三是食糖自给率水平低,令国内糖市易受进口糖冲击。在国内食糖消费总量波动不大之际,糖市自给率的高低主要受国产糖数量增减的影响。由于土地与水资源等有限,国产糖数量从1484万吨下降到1000万吨左右,今年的产量只有956万吨。另外,受进口糖关税水平偏低、劳动力成本增长快的影响,国产糖竞争力较低。据了解,世界食糖进口平均关税水平在97%左右,我国只有50%。从糖料成本分析,国内糖料价格偏高,如广西甘蔗到厂成本超过500元/吨,糖料占到国产食糖生产成本的70%左右,而印度的糖料成本只在300元/吨左右。

  针对我国食糖消费发展趋势,钟金传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增长及结构、居民消费习惯、其他甜味剂替代以及食糖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例如,从消费习惯来看,当前有部分企业通过宣称“无糖”“0糖”来吸引消费者;网络上存在对油、盐、糖危害性的片面宣传,甚至将油、盐、糖妖魔化,既不利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市场健康转型。“健康的消费理念应是用具有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质和原料,制作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需求的食品。”他说。

  钟金传认为,未来我国人均食糖消费水平将不断提升,食糖消费占比将回归正常,食糖消费总量会呈现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我国食糖自给水平提升仍面临较大挑战,白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期货市场的保驾护航。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糖业协会执行理事长邓毅: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糖业突破发展瓶颈

  在9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上,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糖业协会执行理事长邓毅表示,我国糖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糖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将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糖业绿色循环发展。

  “在过去的四个榨季,虽然有两个榨季受到疫情影响,但全国白糖生产基本正常,产量维持小幅波动,保持在1031万—1080万吨。”据邓毅介绍。

  2022年全国白糖供给低于上年。邓毅提到,截至7月末,我国食糖销售677万吨,总产量956万吨,全国工业库存279.53万吨,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两省。纵观下半年,以新榨季开榨时间计算,剩余的4个月没有销售压力,无压力的库存有利于市场稳定。

  针对国内食糖消费的总体趋势,邓毅表示,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总体偏低,不足全球人均消费量23公斤的水平。因此,我国食糖消费的有效需求仍然具有增长空间。由于短期内疫情和南方持续多雨,今年食糖消费的放缓从6月中旬开始。进入7月以后,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回升拉动食糖需求回暖,食糖消费下滑的态势有所变化。

  “消费的基本稳定态势由食糖本身的特点决定,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食糖消费的影响有所扩大,但食糖消费总体还算平稳。”邓毅认为,接下来仍有积极因素促进食糖消费:一是全球性开放程度提高会扩大全球消费;二是国内旅游人数逐步恢复,会释放增加消费的效果;三是稳增长经济措施将在下半年逐步见到效果,助力消费的回升。

  邓毅表示,我国糖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逐步助力糖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新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糖业将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糖业发展,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补短板”进程。

中国糖业协会特邀副理事长、泛糖科技总经理吕英杰:共同为建设全国食糖统一大市场而努力

  在9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上,中国糖业协会特邀副理事长、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泛糖科技)总经理吕英杰表示,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白糖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伴随着进口量的持续增加,国内外糖市联系更加紧密。面对今年白糖价格较为明显的区间波动特征,涉糖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稳健经营。目前,食糖行业主体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不断提升。

  会上,吕英杰分享了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对食糖流通体系建设的思考。他表示,2021年12月,泛糖科技与郑商所联合打造的“白糖基差贸易泛糖专区”正式上线,再度创新引领了国内大宗商品期现结合的交易模式,对助力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及现货交易平台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相对公平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为实现买卖双方在不同时间、不同价格上的双赢,期现结合的基差交易模式也逐渐成为白糖现货流通定价的主流方式。”吕英杰介绍说,根据市场数据估算,2021榨季,广西有7家制糖集团使用基差定价,基差定价数量超过100万吨,约占广西产量的15%以上。贸易商通过基差贸易进行销售的比例超过了50%,甚至有部分商家100%采用基差模式进行现货购销。相比于其他大宗商品,白糖的基差贸易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建设全国市场统一大市场,关键是要从有效市场层面去发力。”吕英杰表示,首先,要健全现货市场的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国内白糖现货价格体系形成的机制;其次,要构筑国内食糖市场的期现联通,把多层次主体的需求与期货市场的功能有机结合;最后,要建设有效的监管机制。这样三方发力才能形成国内食糖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更好服务和构建我国食糖的新发展格局打好基础。

  吕英杰认为,建设全国食糖统一大市场,食糖现货市场需要完善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运营和服务经验,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促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此外,要先统一食糖期现货市场建设的基础要素,让期货市场的各项功能以更具体的方式、更丰富的场景服务于实体经济。各方携手,共同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食糖全国统一大市场而努力。

  广州嘉利高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妮:下个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将从短缺转为过剩

  在9月7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之白糖产业分论坛上,广州嘉利高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妮表示,下个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偏宽松,将从短缺转为过剩。基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食糖的消费也随之缓慢增长,远期对全球食糖价格评估保持乐观的态度。

  “自全球疫情发生之后,商品市场整体承压,食糖也进入一波下跌趋势,但从2020年5月开始,随着疫情因素被市场消化迎来上涨。”陈丽妮表示,今年俄乌战争对国际形势乃至我们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出现能源供应的担忧。因此,能源价格上涨传导到乙醇,从而带动了对糖价的支撑。

  据她介绍,今年榨季印度产量创下新纪录,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给上半年的供应提供了驱动。2022年度印度糖出口强劲,预计出口1000万吨糖,其中原糖650万吨,白糖350万吨。在印度大幅增产的情况下,如果糖价持续上涨,印度政府将鼓励多出口120万吨糖,补充市场供应。而泰国在经历了两年的减产后,今年榨季产量得到恢复,预计有1010万吨,泰国将向国际市场供应720万吨糖,其中白糖320万吨,原糖400万吨。

  “此外,目前北半球榨季已经落幕,巴西中南部产量有下降风险。整体来看,巴西产量有限,随着榨季末端进入第四季度,全球食糖供应其实是偏紧的,预计会出现大概30万吨的窄幅缺口。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原糖供应会回到略宽松的状态。”陈丽妮认为,2022/2023年度,世界食糖供应将从短缺转为过剩。预计今年全球食糖供应有566万吨的过剩量,而下个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偏宽松,会达到233万吨的过剩量。这个过剩量背后的主要驱动来自印度,明年印度的产量还是偏乐观的,产量将在3500万吨,出口800万吨,对比今年有所下降。

  陈丽妮表示,由于过去10年全球糖价偏低,全球食糖产量并没有大的增量,保持平稳的趋势。基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食糖消费也随之缓慢增长,食糖供应较为平稳,远期对全球食糖价格评估保持乐观的态度。

  创新期现结合模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如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幅加大。在此之际,白糖市场难以置身事外。

  在此背景下,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钟金传认为,幸有白糖期货发挥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为涉糖企业和行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平台和机会。

  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英杰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今年白糖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区间波动特征,涉糖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助力生产经营。目前,食糖行业主体参与的热情不断提升。

  面对今年国内糖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从数据上看,白糖期货、期权仍保持了平稳运行。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郑商所在白糖期货、期权市场建设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围绕提升服务产业水平,促进期货功能有效发挥,持续做好相关工作。白糖期货、期权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期现价格联系紧密,有利于实现期货市场助力我国食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特别是首次在新疆开展甜菜糖“保险+期货”试点,为服务新疆乡村振兴贡献了期货力量。

  对于国际食糖市场形势,广州嘉利高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妮认为,下个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偏宽松,将从短缺转为过剩。基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食糖的消费也随之缓慢增长,远期对全球食糖价格评估保持乐观的态度。

  “我国糖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糖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未来将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糖业健康发展。”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糖业协会执行理事长邓毅表示。

  参与论坛的代表们纷纷表示,作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悉悉相关的大宗商品,白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难题,也有广阔的空间,未来将加强交流,创新期现结合模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白糖产业高质量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关键字:

晟鑫期货 / 期货 / 网上开户 / 

相关新闻